新闻动态>>>

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我系学生参加“强国有我,青春有为”2024年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作者:郭赞墨、涂紫莹、汪楠慧梓
摄影:实践队
责任编辑:赖必建
日期:2024/07/11 14:59
浏览次数:191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在切身体验新时代伟大变革、投身新时代火热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思践悟,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在实践中绽放青春力量,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艺术与设计系组织实践志愿服务队(下文简称实践队)积极投身于“强国有我、青春有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暨2024年“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他们走进宜春市铜鼓县带溪乡红群村,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征程。

墙绘助力乡村振兴,共筑中国梦

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实践队走进宜春市铜鼓县带溪乡红群村,开展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墙绘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炎炎夏日也阻挡不了实践队员们的热情。他们深入了解红群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发展现状,精心设计墙绘内容。从勾勒轮廓到调色、上色,师生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红色文化、乡村新貌等元素在他们的笔下逐渐鲜活,一幅幅色彩斑斓、寓意深刻的墙绘作品跃然墙上。六块“共筑中国梦”系列墙绘,更是师生们用智慧和汗水为红群村留下的最美礼物。一笔一划,勾勒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抹一色,描绘出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这些墙绘作品,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展现了红群村在党的领导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欣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好评。

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艺术梦想

假期来临,暂别校园的儿童尤其是乡村留守儿童更需要关注与引导陪伴。为此,实践队的师生们走进乡村,开启了关爱留守儿童支教活动,为乡村的孩子们开展阅读、绘画、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课程和文体游戏,带孩子们一起墙绘,“扮靓”美丽乡村。

在学习交流环节,志愿者耐心地辅导孩子们做作业,解答他们在画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志愿者也会亲自示范。并分享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激发了孩子们对画画的渴望。此外,绘画作品成果展上,进行了表彰,为孩子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孩子们接过礼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队员们走进宜春市铜鼓县张水秀的故居,听讲解员讲解宁死不屈的革命女战士——张水秀的故事。同时还参观了秋收起义纪念馆、秋收起义阅兵广场等、毛泽东化险福地、铜鼓县红色名村--永庆村等红色教育基地。追寻红色足迹,倾听红色故事,感悟先辈革命精神,赓续传承红色基因。

走访慰问基层,彰显人文关怀

在红群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赖风田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脱贫家庭、老党员、留守儿童等家庭,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与他们一起拉家常,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在与老者交谈的过程中,队员们聆听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深刻认识了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历程,增强了队员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开展心理健康宣讲,传递心灵关爱

为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意识,实践队在红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宣讲活动。队员们通过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手语、绘画和手抄报的形式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在互动环节中,通过游戏等方式让他们了解情绪并且引导他们如何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效果较好。

调研楹联文化,探寻乡村文化瑰宝

此外,实践队师生深入铜鼓县带溪乡红群村,开启了对楹联文化的深度调研,旨在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通过与红群村支部书记赖风田、铜鼓县楹联协会会长谢寿全沟通交流,并走进村民中间实地调研,实践队详细地了解到铜鼓县楹联文化的发展脉络、艺术特色红群村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以及楹联文化在村民日常生活与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交流中,师生们亲身感受到了楹联文化在乡村生活中的深厚根基和旺盛生命力,深刻体会到了村民们对楹联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表示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帮助当地推广楹联文化。


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走访调研的同时,他们还深入乡村一线,实地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力量。在红群村的土地上,留下了青春的足迹,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在未来,他们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奋进姿态献礼党和人民。


0条评论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共青学院(2009-2024)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网络信息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共青城市南湖大道465号 电话:07924342912
备案/许可证编号:赣ICP备10001702